為保安全,在住宅樓道或窗外安裝監控的市民越來越多,這一做法引來不少爭議。加強治安防范重要,保護公民隱私同樣重要,市民可不可以私裝攝像頭,對此您怎么看?近日,家住南京三牌樓的鞏女士反映,對面樓一戶人家私自安裝監控攝像頭,且正對著自己家的窗戶,令她非常煩惱,認為對其正常生活產生了影響。一個攝像頭,在小區里引發爭論,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案例鄰居攝像頭正對著自家窗戶
“原來一個攝像頭也沒在意,但最近又增加了一個,而且角度有些問題。”鞏女士說,自己對面5樓一戶人家大約一個月前裝上了監控,那個攝像頭正對著樓下。鞏女士也覺得沒什么,小區安全自然是很重要。但最近幾天,鞏女士發現情況有些不大對,攝像頭又增加了一個,而且直接對上了自家窗戶。現在正值初夏,攝像頭對著自家窗戶,還讓不讓人開窗透氣了呢?
鞏女士自身也有特殊情況,她正值哺乳期,由于攝像頭的角度問題,弄得她白天喂孩子奶也搞得遮遮掩掩的,極不方便。有時,攝像頭發出的強光令鞏女士一家連覺都睡不安穩。正對著攝像頭,自家的隱私也很容易遭曝光,這些都令鞏女士不堪其擾。
對于攝像頭的角度,鞏女士非常不理解,如果說對著樓下還好理解,那是為了保護樓下的私家車,但是你將攝像頭對著對面樓的鄰居,又是什么樣的目的呢?
調查裝攝像頭主要是保護私家車
對于鞏女士的不解和疑問,警務工作人員向對面安裝攝像頭的該戶居民進行了調查了解。
原來,5樓居民王先生將私家車停在樓下,但不知什么原因,愛車經常遭遇襲擊——一些居民將餐廚垃圾直接傾倒在車輛頂部和玻璃上,西瓜皮、菜鹵應有盡有。車輛不僅雨刮器等部位被腐蝕破壞,還被外物砸傷和刮傷過。新車才一個多月就傷痕累累,王先生心疼不已。
出現這些問題后,王先生也曾向警方反映過,但苦于缺乏證據,無奈之下就安裝了攝像頭。
“兩套攝像頭確實起到了威懾作用,再也沒人亂丟東西了。”王先生表示,攝像頭只是為了收集證據,并不是存心要監控小區,侵犯他人隱私。為了保護愛車,他還是要將攝像頭安裝到底,對于其他鄰居覺得不便,只能說抱歉,請大家相互體諒了。最終,雙方在取得共識的情況下,達成了諒解。
市場裝一個攝像頭最低成本500元
為了弄清安裝監控攝像頭的大概花費,記者走訪了南京珠江路多家大型數碼電子商城。在一家監控設備銷售店鋪前,記者看到,柜臺里大大小小的攝像頭品種繁多。而在店里開啟的一臺電腦顯示器上,記者的多角度影像已被攝像頭拍攝到,行為舉止全被監控了。一位老板熱情地給記者介紹產品,他說,根據鏡頭清晰度不同,攝像頭的價格從50元到800元不等,如果要購買更加專業的全套配備,包含硬盤、錄像機等,則上千元或幾千元不等。記者發現,店里除了有帶紅外夜視功能的大攝像頭外,一些“隱形”攝像頭也隨處可見。
“監控攝像頭只能監控,不能防盜或者報警,你要在4樓安裝攝像頭監控停車位的話,一般選擇3.6mm的鏡頭就可以了,6mm的也行。要帶紅外夜視功能,然后接在自家電視上,需再配一個硬盤錄像機。”老板耐心地向記者介紹,這樣算下來,500元就能買到全套產品。老板說,一般監控設備的買主,基本都是單位和企業,但也有不少私人買主,主要就是為了家中防盜和安全。而監控設備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實時監控,不錄存,供專業人員實時監看;另一種則是帶有錄像功能,多在公共場所被采用。
記者發現,監控設備在市面上非常容易買到,在淘寶網上,只要輸入“監視器攝像頭”,立即就會出現536個相關產品,價位在7.8元到1380元不等,而“監視器攝像頭套裝”則有153個產品,價位在245元到11999元不等。不少商家連同監控、防盜報警、門禁、考勤等一同銷售,產品種類齊全,型號繁多。根據買家的需求,商家還有配套的同城售后服務,可登門幫買家安裝、調試監控。
專家小區居民裝攝像頭應主動告知
鞏女士擔心攝像頭侵犯隱私,而王先生裝攝像頭是為了保護愛車調查取證,這起小區攝像頭的糾紛,究竟誰對誰錯呢?記者咨詢了相關法律人士得知,個人在公共區域安裝監控攝像頭,最好能主動告知小區的其他業主和物業,取得小區居民的理解,以免影響別人的正常生活。如果鞏女士等小區居民對監控攝像頭有顧慮,他們有權利要求王先生調出全部攝像頭監控視頻,確認攝像頭監控的范圍,排除疑慮。當然,這樣的行為需要和安裝攝像頭的住戶進行合理溝通,也可以報警,請警察協助。
法律專家表示,由于目前國家尚沒有專門的法規條款對監控設備的安裝進行規范,但在衛生間、宿舍等私密場所是不允許安裝攝像頭的,而且在室外安裝攝像頭,不允許對著浴室等涉及別人的隱私位置,這是侵害相鄰權的行為。若住戶覺得個人隱私受到侵害,可采取措施保護自己權益不受侵犯。在攝像頭監控隱私范圍內的居民有權要求安裝者拆除攝像頭,或者調整攝像頭的角度,如果雙方協商失敗,作為受害人可以在獲取證據以后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