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市民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反映,市中區不少路口正在安裝監控設備,這本來是件利民好事,卻因為部分路面被挖開后回填不及時,導致市民出行很不方便。
路口安裝監控市民支持
近日,記者在振興北路與吉品街的交會處附近的區域發現,部分路面被挖掘,挖出的石塊堆在路旁,另有一堆泥沙也堆在路旁,有兩個工人正在拿著鐵鍬鏟土,像是在施工。
據其中一名工人說,市中區不少新修的道路,雖然安裝了紅綠燈,但是一直沒有安裝監控設施,另外,有些已經安裝監控的路段,由于年久失修,部分監控設施也失去了作用。他們正在對沒有安裝監控設施的路口進行安裝完善。目的是規范市中區交通狀況,以約束街道上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對車輛及行人的出行記錄提供依據。據介紹,這次安裝在多條街道同時進行,包括振興北路、解放路、北馬路等,目前已安裝過半。
“這是好事啊!特別是繁華地段,人多車多,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也多,用監控加強管理能更好地提高市民素質,也可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我們大力支持。”市民吳先生說道。另一位市民李先生也表示,希望監控安裝完畢后,不管是司機還是行人,大家都能夠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共同維護和諧安寧的生活環境。
路面回填不及時行人不便
雖然路口安裝監控設施可以約束部分司機和行人的行為,但有些市民卻有擔憂的地方。市民胡女士說:“路口安裝監控雖好,但是很多被挖開的地面回填很不及時,或者長時間得不到修復,導致路面總是有一條溝壑,猶如一條攔路虎,影響市民正常通行。”
在振興路與吉品街路口西側,有一條“溝壑”穿馬路而過,由于“溝壑”回填得不太好,路面上留有一條深約10厘米,寬約20厘米的溝,不少騎電動車的市民經過此處時都顛簸得厲害。“這條溝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了,也是安裝監控時留下的,原先用沙土回填一部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填的沙土下陷,就出現了現在的這條溝,很不安全,雨天的時候溝里面會積滿污水,車輛經過時,污水還會濺到行人身上。”胡女士如是說。
同時,記者在文化路與解放路路口也看到因為回填不及時或者回填不夠完善而在馬路上留有一條“溝壑”的情況。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馬路上留下的“溝壑”多數都是因為回填之后就無人過問而產生的。“回填后,坑內的沙土松軟,時間久了,肯定會下陷,如果不及時處理,確實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市民杜先生說,根據誰施工誰處理的原則,希望施工單位在施工完成后,盡快將遺留的溝壑進行回填及修復。